历史背景
早在1948年,山丹培黎学校开挖水渠时偶然在这里发现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河水库考古队开展考古调查.在此又采集到一批遗物。当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认为该遗址发现的两批陶器独具特色,以夹砂粗红陶为主,多饰浓重的彩绘且凸起于器表,既不同于马厂类型,也有别于沙井文化,应单独命名为四坝文化。当时未发现共存的铜器,所以推测该文化属新石器时代,但在后来正式发掘的各遗址中普遍出土铜器,因此,学术界才确认这是一支纯属青铜时代的遗存。
197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玉门火烧沟进行该文化的第一次正式发掘,清理墓葬312座,出土铜器200余件,陶器近千件,还发现有精制加工的金、银耳环以及玉器等。这次发掘收获颇丰,但令人遗憾的是资料至今未全面发表。
198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酒泉干骨崖、民乐东灰山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354座,出土陶、石、骨、铜、金、银、玉器等1 000多件,较全面地揭示了四坝文化的基本面貌,其中东灰山资料全面发表。特别引起农史专家感兴趣的是,东灰山文化层中采集到了完整饱满的小麦粒,这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小麦标本。小麦起源于西亚,东灰山的发现表明至少在青铜时代我国已开始栽培小麦。
2003年6月,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在酒泉西河滩首次发现了四坝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此前的发掘均仅限于墓地。据报道,已发现房址50余座、窖穴60多座、烧烤坑350多座、陶窑5座、祭祀坑20多座,为了解当时人类居住、生活状况提供了新鲜资料。
经过试掘的还有酒泉下河清的两个遗址,重点调查的有民乐西灰山、安西鹰窝树、玉门沙锅梁等遗址。
文化特征
综述
四坝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它的某些器型与彩绘图案和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较为接近,说明曾接受了它们的强烈影响。但三角形器盖、砷铜制品的大量存在,以及某些其他特点又与中亚文化接近。陶器质地较粗,多为夹砂陶,器形多样,以罐、壶为主,四耳带盖罐、腹耳壶是其代表性器物,有的造型较奇特。彩陶豆、方鼎、陶埙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彩陶均施紫红色陶衣。彩陶比例较大,如火烧沟墓地彩陶超过半数以上,黑彩居多,红彩偏少,色彩浓重,有凸起感,既有烧窑前绘制的,又有出窑后绘制的,所以部分彩陶的彩已脱落。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
特点
四坝文化的墓葬形制因地而异:火烧沟多为长方形竖穴偏洞墓,有单侧的生土二层台,葬式以仰身直肢单人葬为主;东灰山多为圆角长方形和长椭圆形竖穴土坑墓,多有头龛、脚龛或侧龛,无葬具,流行乱骨葬;干骨崖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积石墓,无龛,部分有木质葬具,流行乱骨葬和多人合葬。
房址
房址为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式两种:半地穴式均为长方形,地面经硬化处理,并有1至数个烧烤坑和数个储藏坑;平地起建式房址较复杂,多为长方形。西河滩遗址还发现一座主室带三面侧室的“三室一厅”建筑。储藏坑和烧烤坑形制多样。陶窑为4座一组,窑室多呈圆形。
金属器物
四坝文化的一大特点是金属器物的大量使用。火烧沟墓地有312座墓葬,出铜器的达106座,干骨崖墓地出铜器的墓接近l/2,其中青铜数量超过红铜。铜器大部分由铸造而成,火烧沟出土的一件四羊铜权杖杖首为分铸,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分铸铜器。根据测定结果,四坝文化的铜器合金成分复杂,既有锡青铜和铅锡青铜,又有砷青铜以及其他合金制品。北京大学李水成教授曾经指出:四坝文化普遍发现砷青铜,这一特征与西亚、南欧 及北非的早期铜制品相同,反映出四坝文化有可能与外界存在某种 形式的联系。从上述情况看,当时的冶铜专业人员已掌握了采矿、 冶炼、制造和铸造成型等生产工艺,冶铜业更趋成熟。
出土文物
彩陶三立犬带盖方鼎
高27.5厘米、长23厘米、宽21.7厘米。细泥质红色彩陶。长方形直口、方唇、直壁、平底,四个方棱形平底足。口沿上覆盖有与鼎口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直口、方唇直壁、平顶盖。别致的是在顶盖上塑制有三个立犬。犬的四肢直立,昂头翘尾,姿态生动而逼真。并在器表施红彩,造型奇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系彩陶中所罕见。